穿城而过浏阳河
记忆里,浏阳是花炮,浏阳河是美酒,是动听的歌。我对浏阳有所向往,更以为它是知名作家韩少功知青岁月的故乡,写下了《爸爸爸》、《女女女》的过地,还是他2000年以来半官半隐,写作《山南水北》的地方。结果在地图上一查,汨罗八溪峒,距浏阳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怪不得我询问过的几个人,都不知晓。
进入浏阳城,就能看见浏阳河,它不是在山沟里蜿蜒曲折,而是位于城市的中央,穿城而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干净也安静。没有纸屑垃圾的漂浮,没有油污淤泥的汇集,没有熏炙之后的那种恶臭,也没有船只的喧嚣,它只静静的将城市一划为二,任两边人马仓促纷扰。桥下的风光使人精静神净,而桥上的风光呢,自有一番人间意味了。听人说,烟花燃起,隔水相望的那种盛况,好像在眼前幻化出了夜幕下昙花一现的那种璀璨与炫目,这次奥运烟花,让浏阳人为之骄傲,弹出“奥运五环”,腾放二十九个脚印,矫健迈进北京鸟巢,圆了多少中国人的梦想与期望。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把浏阳河上的立交桥取名为风光桥的缘故了。李谷一的歌声恬美纯真,日本人说她的歌声“如水晶般清亮,如珍珠般温润”,香港人说“她的歌声有一种让人忘记痛苦的甜蜜”,就是这水晶这珍珠般的歌喉唱响了“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以至超女周笔畅依然高唱:“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那是哪一年蝉声的夏天,那只小手学会了告别也伸向明天。”这是个夏天,夕阳映照在浏阳河上,有金光微澜。我们闲暇在欧阳予倩大剧院,向同行讲起这个欧阳予倩(1889-1962),浏阳人,是中国话剧历史的奠基人,话剧运动的先行者,话剧表演的开拓者。欧阳予倩的名字与中国话剧的历史紧密相连,新中国建立之初,他曾任中央戏剧学院第一任院长,集演员、导演、剧作家、戏剧教育家于一身,是中国话剧史上难得的骨干和全才。相貌俊俏,身材苗条,扮演女角甚是娇美,有“北梅(梅兰芳)南欧”之誉。如今在欧阳予倩这个舞台上,却是平凡百姓们在尽情上演人生的欢乐悲苦,正如这浏阳河,不枉流过这一回。
法院院长是博士。法院院长范登峰是博士,这在当今行政部门还是不多的。他执意要我们参观他的官邸。走进大院,新建的草坪,运动场,新修的办公大楼,在骄阳的照映之下,逞亮闪烁,让我感到新与旧最大的区别就是色泽度,是亮泽还是灰暗。走进大厅,高悬着的字符是“精业勤政”,而不是通常的“敬业”。这精业与敬业的诉求点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态度,一个是专业,这意味着我们的行政管理由“人本管理”转向了“能本管理”。他说这些都是他谋划设计的。办公楼的走廊上悬浮着名人名言的匾额。有美国德沃金的“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有美国伯尔曼的“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却将蜕变为狂言”,还有德国康德的那句经典:“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光,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阔达气派的办公室。富有动感的是那水声叮咚的装饰物,于是范院长解释室内的装修,说背后的面砖花纹似山,取“执法如山”之意,右边的水饰物意味着“平治如水”,桌上的菊花石有三朵菊花,代表“三权分立”,还有一个较小的饰物,是他从欧洲买回来的,就是古希腊一手天平一手剑的女神像。顶部的装修也有一番来头,内方外圆,方为规矩,圆为人情,取方圆规矩之意,坚守法律的中心地位,兼及人情世故,体现中国法律的特色。
上网一查,方可了解,德沃金是美国著名法学家,在《法律帝国》中提出“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这句关于司法权力定位的经典名言的,其用意在于阐述法官的根本使命在于护法,对法律负责,对法律的真实性负责。这个伯尔曼是当代美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世界知名的法史学家、比较法学家、国际法学家,写作有《法律与革命》三卷,“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却将蜕变为狂言”,阐明了法律与信仰的关系,范院长的言谈中也强调了信仰对一个执法者的精神功能。那个女神是古罗马神话中的正义女神叫朱蒂提亚,天平代表着公平公正,宝剑维护着天平的力量,她的职责是“裁断”而不是发现;所以,要蒙上眼睛,避免外界的声响扰乱理智的独立运行。
触目沉思之间,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法律的尊严与精髓。这里是本活的教材,将那么精深的法学精髓以物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我感到自己收获甚多。我想,浏阳河作为城市的枢纽与动脉,使浏阳充满生机与活力,那么,法制可不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心脏或动脉呢?能以如此高境界来治理,不说一个浏阳,中国的法制轨道也会早日康健的。走出如此官邸,我感到怀揣着一份希望,韩少功的乡间小屋无缘得见,却意外地感受到了法律的现代气息与文化底蕴。
2008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