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浏阳市人民法院园区法庭的前身是浏阳市北盛法庭,2009年更名后由浏阳市北盛镇搬迁至浏阳市工业园区,该庭9名干警管辖着17.4万人口,380平方公里(包括2个园区和4个乡镇)的一审民商事案件。
不辞劳苦拯救亏损企业
4月14日一大早,园区法庭的庭长周友庚就带着书记员小罗来到现代制造产业基地某公司。该公司涉及4起企业债务纠纷,涉案标的达4000余万元。
周友庚经过查阅案卷、实地走访发现,该公司是一家新兴企业,发展潜力大,由于经营策略失误,加之股东不和,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遭遇严重亏损,债权人在恐慌之下集中向法庭起诉。
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案件受理后,周友庚及时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考虑到要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周友庚多次走访企业内部,通过与股东谈话,了解到大部分股东想继续经营公司的意愿,于是他根据公司经营实际情况提出了调解方案。
周友庚已是第5次为此事来到该公司。一进企业会议室,周友庚就与公司股东、高管继续做思想工作,由于之前提出的调解方案得到了大部分股东的认同,很快就促成了股东内部和解,股东同意用融资款全额偿还债权人债务。
“案子按照法律规定直接判没有问题,但那样效果不好,有可能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就倒闭了。我们多做一些工作,既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保护了企业。”周友庚说,“群众认可和法律认可是我们基层法官应该追求的工作目标。”
感受调解的力量
园区,是现代产业与新农村的融合体,经济总量占据浏阳的半壁江山,该园区婚姻家庭纷争仍占较大比例。
4月16日,副庭长陈钟婧审理了一起特殊的共有财产纠纷:公婆和媳妇争房产。该案在起诉前已经当地居委会、政府部门多次调解无果,当事人间的矛盾冲突十分激烈。
审理过程中,陈钟婧多次受到当事人的言语威胁。面对压力,她没有退缩,先后多次上门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并去医院看望生病的老人,当事人的态度从冷淡、强势,逐渐转化为理解和尊重。
开庭后,陈钟婧主持双方当事人调解,不到1小时,就达成了调解协议,化解纠纷的同时维系了双方的亲情。
休息了10分钟,陈钟婧又开始审理另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原告父亲做工时从楼上坠落而身亡,家属将雇主和与其父亲一同做事的人告上法庭。
审理中,家属因伤心过度在庭上无法控制情绪,几度失声痛哭,陈钟婧见状宣布休庭,安抚其情绪,待原告情绪稳定后继续开庭。
由于对赔偿费用有争议,案子暂时未能调解成功。“还要联系当地村干部、司法协助员多做做双方工作,争取调解结案。”庭后陈钟婧说,“许多案子当事人往往就为了争一口气,只要从法理和情理出发,解开当事人心结,将误会消除,将矛盾化解,案子就不难办了。”
——刊于2014年5月22日《法制周报:法院周刊》